通天阁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朕即大宋 > 第十八章民族的宿命
  从藩国征调数算学者进行跨国的学术研究,看起来似乎有些超前,可能面临极多的障碍。

  但是在当今的中原王朝,这还真不是个什么问题。

  因为泛儒家文化圈里,都用的中原文字。

  比如小日子、高丽、交趾、占城、东辽、西辽、西夏、高丽、大理等等。

  这些国家都幅员辽阔,人口众多,且接受了汉化,科技和农业高度发达。

  从这个角度上说,大宋是这个世界的文明高地绝不为过,在大宋文明的辐射区域内,周围国家要明显文明发达,远超西方那些游牧、宗教国家。

  一个大理、一个高丽这种小国,拿到西方,那也是武德充沛的中央集权国家,有庞大的人口和专业的集权军队。

  这是西方那些公国公爵,城邦国王根本无法比拟的文明优势。

  针对这些文明高度发,人口众多的藩国,赵桓的态度是,每个国家要向中原贡奉一百名数算学者。

  而且不能滥竽充数,否则会被打回去重新挑选。

  这方面高丽有丰富的经验,中原皇帝经常下令朝鲜地区贡献美女。

  每当此时,朝鲜国王就得下令国内十四岁以上适龄处子,禁止结婚,以供挑选,进贡天子。

  如今只是把适龄美女换成了学识丰厚的数算学者,操作起来其实更方便了。

  这些学者学的就是汉字,研究的就是中原典籍,汲取来自中原的文明,征召之后可以立即投入研究,完全没有任何障碍。

  这就跟中原从地方州郡征调学者,是完全一样的效果。

  可能沟通起来要比中原地方学者还要方便,因为中原的学者还可能说地方方言,但这些其他藩国学者必定用的大宋官方雅言。

  除了这些汉家文化圈的藩国之外,大宋在远方也有大量的藩国,尤其是在大食、东南亚方向,藩国林立。

  这些国家虽然都有各自的语言,但也是认识汉字的。

  任何国家都不缺来自中原的翻译著作,像在大食的国家图书馆里,东方的著作数以万计。

  对这些异文化国家以及一些游牧部落,赵桓打算差额征召。

  国家极大的类似大食和三齐佛国,就征召一百名学者,小一些国家的征召几十名,而那些游牧部落,最多只征召几个人。

  既是收割各民族的精英人杰,也是为了扩大中原文明的影响力。

  赵桓对苏黛说道:“从藩国里大概也能征召两千名左右的数算学者,能够缓解一下东京的科研压力。”

  “但关键还是要推动学术发展啊,数算水平提高,解决工具改善,数学结构模型先进,能大幅减少人力紧张的局面。”

  “靠藩国的学者,终究还只是治标之策。其能发挥的影响非常有限,与我大宋朝底蕴都相差甚远。”

  赵桓的总结也是大宋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现实情况,那就是在文明开拓方面,大宋是独行者。

  所谓高处不胜寒,起舞弄清影。

  大宋已经站在了文明的最前沿,放眼四海八荒,没有任何国度能稍微跟上大宋的步伐。

  甚至所有的藩国绑在一起,人口总数、财富总额、学者数量、文明成果等内容都不及大宋的两三成。

  在文明成果、学者数量这方面尤其明显。

  大宋一家,就能拿出近七千名数算方面的专业学者。

  其他各国帮一块,专门研究数算的学者也不知道有没有七百人。

  此次向藩国征召的数算学者,很多人都势必是藩国本国的大学者,是精通经史、数算、天文、科学等诸多方面的老先生。

  苏黛对赵桓说道:“太学已经极为重视这方面的内容了,数算典籍充斥馆阁。官家还记得卢维那吗?”通天阁小说

  “范思忠那个圣婚小未婚妻?”赵桓笑着说道,这位祆教圣女可是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  她那套圣婚理论一说出来,母子圣婚差点把范思忠吓晕过去。

  这要是他范思忠英年早逝,她的遗孀跟儿子,按照祆教教义,举办圣婚。

  那范家的脸面可就丢尽了。

  好在祆教在当初的修道迁佛政策中随着两座小祆庙的废弃而灭亡了。

  赵桓说道:“朕记得祆教消亡后,朕曾经指点她去翻译数学典籍。”

  苏黛笑着点头,说道:“没错,她这几年翻译了三十多本大食图书馆里的数算经典,在太学那里领了近三千贯钱。按照中原习俗,置办了十里红妆,风风光光的嫁给了范思忠。”

  “我还参加了婚礼,代官家随了一份随礼。”

  赵桓讶然,说道:“没想到她还挺有天赋,几年时间就翻译了三十多本数算著作。这翻译速度,即便专业学者也不过如此了啊。”

  苏黛笑着说道:“官家您可是高看她了。她是有天赋,但不在这方面。她跟我闲谈时曾经说过,她自己翻译,开始的半年连一本书都没翻译出来。”

  “恩?那她是怎么翻译了这么多?”

  “官家应该记得她是粟特人。”

  赵桓点了点头,记得她说过这个,祆教只在东京的粟特人中间传播,不向中原人传教。

  苏黛笑着解释道:“粟特人的天赋哪里是学术啊,一直是经商。”

  “她的头脑非常灵活,从我这里借了三百贯钱,就买了一批丝绸和瓷器回到了巴格达。她在当地卖掉这些货物,然后花钱雇佣一批巴格达的清教学者,把大食文翻译成汉文。”

  “清教徒的百年翻译运动传承下来,民间有大量的百姓精通中原文字,很快就帮她翻译出几十本数算典籍。”

  “她把典籍拿回来到太学那里领奖,很轻松就积攒了一笔丰厚的嫁妆。”

  赵桓莞尔,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宿命啊。

  没想到那个咋咋呼呼的胡族少女,还是走上了先祖们的老路。

  不过认真想想也不意外,她虽然咋咋呼呼,但其实察言观色的能力非常强,一众人中,她是第一个发现赵桓不食人间烟火特质的,第一个敏锐观察到朱旗银行管事面对赵桓的异样表现。

  有这天赋,注定了她会是一个出色的商人。

  只是苏黛笑着说道:“跟官家提她,可不仅仅因为她经商以及翻译著作,官家猜猜她现在在做什么?”

 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,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,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
  唐三双眼微眯,身体缓缓飘浮而起,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。他深吸口气,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。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,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。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。

  额头上,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,在这一刻,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。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,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,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。

 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,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,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。唐三瞬间目光如电,向空中凝望。

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  顿时,”轰”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,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,直冲云霄。

 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,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,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,所有的气运,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。

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,摇身一晃,已经现出原形,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,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,九尾横空,遮天蔽日。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,稳定着位面。

 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,否则的话,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
  祖庭,天狐圣山。

 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,不仅如此,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,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,朝着内部涌入。

 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,瞬间冲向高空。

 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。而下一瞬,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。

 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,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,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,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。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。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为您提供大神杨氏良家子的朕即大宋最快更新

第十八章民族的宿命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sttgxc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