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天阁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明左 > 第305章 实学和务实
  张采发现,他的这边危险了。

  理学所奉的气说,结果自己却解释不清楚,反而被对手剖析详尽。

  这在外人看来,毫无疑问,理学成了欺世盗名之说。

  一旦传播开来,理学将会被彻底打入泥尘,再无翻盘的希望。

  本来心学压制理学的那一段时间,就已经让他们这些人难过的很了,当然不想再回到那样的岁月。

  张采决定抛弃“气”之争论,回到原本的问题上。

  “黄兄所言果然精妙,诸位所学,亦有独到之处。然天下大道,无外乎经义。不研经义,何以明道?不明道,何以行理?经义之深奥,非宿儒饱学之士不能解。此这乃我辈士人之责,黄兄不可不察也。”

  张采说了自己的观点。

  天下间最大的大道都在儒家经义文章里,欲求大道,则必须苦心钻研经义文章。

  这些经义文章太高端了,普通百姓怎么可能看的明白?

  因此只有我们这些读书人才能掌握,然后以此来教化世人,使得大道得以传播。

  这才是正途。

  可黄宗羲的反击犀利非常。

  “南郭先生谬矣。天道有常,不为尧存、不为桀亡。先贤经义,亦不过慕天道而作。然天道浩如烟海,我辈岂可裹足不前,只专注一隅?”

  张采说儒道即天道,黄宗羲则说,天道即儒道。m.sttgxcl.com

  两种说法,看似相差仿佛,其实乃天地之别。

  张采是用儒学一家之言代替了所有的至理,不信奉儒学,就是歪理学说、邪门歪道。

  但黄宗羲阐述的清清楚楚,儒学只是天道至理的一部分,除此之外,尚有更多的至理还没有被发掘。

  因此人们不能故步自封,应该勇敢探索,这才能掌握越来越多的至理。

  他的理论非常正确,而且无懈可击。但是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,便是沉重打击了儒学的权威性。

  宋徵舆险恶问道:“依黄兄所言,难道法家亦是天道吗?”

  这么点小伎俩岂能暗算到黄宗羲,黄宗羲随即反攻。

  “那以宋兄之意,大明律需不需要恪守?”

  “你……”

  宋徵舆哑口无言,节节败退,被吓出了一身冷汗。

  他以法家为例,妄图将黄宗羲打成儒学叛徒,然后纠集更多的人、更多的声音对黄宗羲口诛笔伐。

  但黄宗羲的反击更加吓人。

  你质疑法家不是天道至理,那好,《大明律》作为律法,自然是承袭法家之作。

  你质疑法家,就是质疑《大明律》。

  你质疑《大明律》,你就是对太祖皇帝不敬。

  你想要造反吗?

  这还不算,黄宗羲又找上张采。

  “据闻南郭先生对易颇有心得,敢请教,易之成书,在孔圣之前否?”

  《周易》成书何时、何人,尚不明确。虽古老相传,乃周文王所作,但并不足信。

  可无论如何,《周易》成书早于孔子诞生,更在《论语》之前。

  而以《周易》的内容来看,更倾向于道家,并非儒家。

  然而讽刺的是,历来大儒中多有研习《易经》的,均都造诣不凡。

  时至今日,儒林士子研习易经,已经成为普遍现象。并没有觉得,士人研习易经是不务正业。

  不但不是不务正业,《周易》甚至是四书五经之一,科举要考的。

  可《周易》和《诗经》算是儒家典籍吗?

  这两部著作成书可比儒家早做了,孔子都还没诞生呢。

  黄宗羲用这个做例子,更加让张采等人无力反驳。

  你说儒即天道,那本不该算是儒家学问的《周易》和《诗经》是不是天道?

  既然是,那张采等人的论断就不成立,反而佐证了黄宗羲的天道即儒。

  辩论至此,张采等人节节败退,始终扳不回局面。而最令人侧目的是,这边出动的仅仅是一个小年轻黄宗羲。

  刘宗周始终稳坐钓鱼台,不发一言,却已胜券在握。

  也没有人想着向刘宗周挑战了。

  连他的弟子黄宗羲都无法战胜,谁还会自取其辱呢?

  黄宗羲成为了场中的焦点。

  他不再局限于座位,起身在场中来回踱步,边走边说,也没人敢质疑他妄为了。

  “天道浩渺,无边无际。儒林先贤千百年来积累,亦不过冰山一角。然时移世易,沧海桑田,方今天下之格局,早已不同往昔。吾辈苦读诗书,砥砺心志,是学问不成吗?是求知不诚吗?”

  这一下所有人都摇头否认。

  要让这些人比肩先贤,他们没那个胆子。但要说起读书做学问的劲头,他们还是有这个底气的。

  黄宗羲的声音不由得拔高了几度。

  “倘若至今日吾等所学便为天道,为何方今之世惆唐至此?吾辈中人朝堂帷幄者有、披肝沥胆者有、奔走启发者有、求知探索者有,可对这江山黎民有何帮助?”

  他的话开始接近核心本质了,也引发了所有人的深思。

  往日理学和心学之争,再到东林初创,又到今日复社方兴未艾。种种这些,并非一日之功,而是绵延百年的努力和革续。

  这其中为之奋斗的仁人志士绝对不在少数,在座的不少人甚至都是亲历者。

  可残酷的事实就是,在这些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奋斗之下,天下江山依旧不免在日益没落,黎民百姓日渐维艰,异族威胁日甚一日。

  这些事实,远远不是一句小人窃据庙堂就能解释的通的。

  在座的人也没有谁不识趣地提出这个观点,只会徒增笑柄。

  毕竟往昔东林诸贤也不是没有把持过朝堂,但效果呢……

  真正导致江山、社稷、百姓穷困日甚的根源是什么?

  这才是士人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
  黄宗羲毫不客气,目标直指张采。

  “南郭先生与西铭先生提倡实学,舍功名而求真知,复得学问真谛。此言善否?”

  张采表面沉静,内心突突,浑没想到黄宗羲的攻击这般猛烈,几乎指着他的鼻子了。

  可黄宗羲所言,正是他和张溥的言行,他也不能否认。

  再者,张采暗自思量,也不觉着自己的言行有何错处?

  方今士林,确实有不少人一心功名,读书上投机取巧,不解真意,只为了应付科考。

  他和张溥号召士人摒弃功名观念,回归到做学问的本质上来,这有什么不对吗?

  可惜,思想境界上的差距,让他片刻的心安理得再次被摧残。

  黄宗羲声如大吕洪钟,波及四野。

  “然故纸堆里能求得什么真学问?微言大义学的再多,能为农事增产否?能强军灭虏否?能抗灾避害否?”

  一连三问,直指核心。

  张采、张溥的所谓实学,所谓的重实践,不过还是遵照儒家经义里的条条框框的狭隘之举罢了。

  这些学问,不能让农业增收,也不能建立强大的军队平灭外敌,更不能抵抗天灾。

  而饥肠辘辘的百姓、虎视眈眈的后金、连绵不绝的天灾,恰恰是这个明末所有人的头顶阴云。

  黄宗羲自信满满,知道张采也好,复社也罢,无人可以反驳自己的观点。

  儒家学说什么样的,他一清二楚。

  煌煌儒学烟海,绝找不出一丝一毫实用之学。当迫切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时,便是空泛务虚的儒学抓瞎的时候。

  而这,才是刘宗周所讲“务实”的精义所在。

  张采等人如果敢在这些领域来和他辩驳,只怕黄宗羲要大笑三声,统统将这些人打翻,还要再踏上几脚,让他们死透。

  果然,张采等人全都被镇住了。

  因为他们均被黄宗羲抓住了要害。

  事关民生、生产、财富等实用领域,他们这些人毫无建树。

  莫说农业增产,只怕秧苗这些人都分辨不清。

  即使他们懂得农事也于事无补,因为谁都清楚,农事并非儒学。

  现在黄宗羲要他们从儒学的文字里来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,哪怕他们把所有的儒学巨著都翻烂了,甚至把孔夫子从千年以前请出来,还是解决不了。

  没有本质论和方法论加持的儒学,就是一尊好看的沙雕。

  现实的大风吹过,不免崩塌离析,露出了空虚的内核。

 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,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,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
  唐三双眼微眯,身体缓缓飘浮而起,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。他深吸口气,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。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,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。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。

  额头上,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,在这一刻,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。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,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,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。

 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,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,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。唐三瞬间目光如电,向空中凝望。

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  顿时,”轰”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,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,直冲云霄。

 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,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,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,所有的气运,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。

 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,摇身一晃,已经现出原形,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,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,九尾横空,遮天蔽日。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,稳定着位面。

 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,否则的话,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
  祖庭,天狐圣山。

 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,不仅如此,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,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,朝着内部涌入。

 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,瞬间冲向高空。

 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。而下一瞬,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。

 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,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,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,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。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。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为您提供大神鹤城风月的明左最快更新

第305章 实学和务实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sttgxc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