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黄河之害,显在下游,而根在上游。只注重眼前,那是治标不治本,循环反复,无穷无尽。”
要说到治理黄河水患,薛凤祚这位夏国水利第一人最有发言权。
近几年来,别人都红红火火,唯独他有些销声匿迹。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沉寂,而是干了万家生佛的丰功伟业。
薛凤祚带着工作小组深入大明,从陕西、甘肃、宁夏开始,一路沿着黄河水道勘察,历尽千辛万苦,几经生死,取得了治理黄河最重要的第一手水文资料。
“那就需要统一天下之后才能着手吗?”
对于他的论断,祁彪佳有些气馁。
祁彪佳是徐州地方官员,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国家大政方针,他也插不上话。
一想到徐州地方还要忍受黄河水患,他便不高兴。
孰料薛凤祚的心情也不是很好。
“即便将来统一了天下,治理黄河也绝非旦夕可成。其中的困难,只怕连国家都承受不住。”
一边说着,他一边观察左梦庚的神色。
想要看看这位领袖,究竟有多大的魄力。
他很怕左梦庚听到治理黄河很难,因此而产生退缩,那可就麻烦了。
殊不知,对于治理黄河一事上,左梦庚的态度比他还要坚决的多。
毕竟有跨越历史长河的见识,左梦庚比任何人都清楚,黄河必须要治理,还要治理好。否则的话,对于中华民族来说,将会严重拖累前进的脚步。
“说说你掌握的情况。”
薛凤祚进入工作状态。
“自从殿下提出大兴植被、保持水土的概念后,我们就一直在跟踪调研。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,完成植被较好的泰山地区和沂蒙山区,河流的水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”
他不光说,还拿出了数据。
“就以大汶河为例,现在河流的含泥沙量比五年前足足降低了32%。即使是用肉眼观察,也能够看到水质清澈了许多。当然了,大汶河的含泥沙量本来就不高,但已经效果这么明显。倘若黄河上游地区能够完成绿化和植被覆盖,将会极大的减轻中下游地区的泥沙堆积。”
祁彪佳从他手里拿过数据,只看了一眼就瞠目结舌。
“黄河的含泥沙量这么高?”
他看到的部分,黄河徐州段的含泥沙量竟然高达每立方米五十斤。
薛凤祚苦笑不已。
“这还是徐州段,黄河已经平缓了许多,泥沙大部分都已经沉降了。在河南孟津关以上,河水的含沙量高达七十斤以上。”
祁彪佳倒吸一口凉气。
“我也见过长江,并不会如此。难道黄河源头有甚古怪之处?”
真正实地考察过黄河的薛凤祚最有发言权。….“黄河在进入陕北之前,水质非常清澈,甚至还在长江之上。因此泥沙滚滚的源头,就在山陕二地。”
个中原因,薛凤祚已经明了,但肯定不如左梦庚知道的更加全面。
“陕西一地,千百年来都是我中华民族精华之所在。秦、汉、唐,这里几经兴盛,同时也繁衍了大量的人口。可人口一多,就需要消耗资源。在煤炭无法大规模采掘之前,人们日常生活所需,自然只有木材。加上人口增加,开垦荒地,结果导致陕西一地草木为之一空。而缺少了草木的培固,土壤变的稀松,被河流一冲刷就带走了。”
祁彪佳对于环保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,此时听来,啧啧称奇。
“历来治黄之策,只着眼于当下。竟从未有人发觉,黄河之害在其上游。”
左梦庚感慨连连。
“即便是发觉了,也没有用处。虽说植树造林就能增加绿化,但人的生存也不能不考虑。而且植树造林听起来很简单,实则工程非常浩大,需要无底洞一样的投入,但见效却非常缓慢。盛世时期,不管怎么做都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,也就无法抑制环境的破坏。战乱时期,人不如狗,苟且偷生都做不到呢,就更加顾不上其他的了。”
“殿下,咱们统一全国后,可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。这条大河,无论付出多少代价,都得治好。”
薛凤祚意志坚决,颇有些殉道的意思在里面。
能够治好黄河,他真是百死而无怨了。
左梦庚只能宽慰道:“到时咱们治理黄河,还是比较容易一些的。西北等地经过这一番长年战乱,人口锐减,遍地荒芜。人少了,对自然的破坏也就减轻了。咱们就可以趁机完善西北之地的环保系统。”
“不止西北,河南之地也可以着手。”
在左梦庚不明所以的时候,薛凤祚竟然讲了一个惊天的大计划。
“殿下,黄河自孟津段开始放缓,流速不足导致泥沙大量沉积,结果变成了地上河。沿岸的百姓饱受其苦,胆战心惊。毕竟河水就在脑袋顶上,一旦某一刻破坝而出,那可就是灭顶之灾。以往社会安定,河南之地人口众多,就算是有能力治理,也没法下手。不如趁着河南人口锐减、关联薄弱之际,在河南重新挖掘一条河道引流河水,然后将旧河道清淤挖掘,使其恢复旧有面貌,则整个河南再不会深受其害。”
卧槽!
左梦庚当场就是一个激灵。
大哥,你真敢想啊!
这难度不亚于给珠穆朗玛峰装电梯、给长城贴瓷砖了。
你以为挖河道就是在地图上画一条线那么简单吗?
其中涉及到的地质问题多如牛毛,真的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能够解决的吗?
不知道为什么,几乎是一瞬间,左梦庚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许多景象。
红旗渠、三峡水利枢纽、南水北调……
就算不提挖掘一条足够容纳黄河奔腾的新河道可行与否,单单是对旧河道进行清淤挖掘,清出来的土石方该有多少?
能不能再造一座珠穆朗玛峰?
在这个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年代,需要多少人力去挖?
挖多久?
国家财政能不能吃撑?
别夏国刚刚统一天下,就因为这不靠谱的工程再次灭亡了。
那自己不成了隋炀帝第二了嘛。
然后后人行走于新黄河岸边,吟诗一首:
尽道夏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?.
鹤城风月提醒您:看完记得收藏
晶晶走到唐三身边,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,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唐三双眼微眯,身体缓缓飘浮而起,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。他深吸口气,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。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,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。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。
额头上,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,在这一刻,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。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,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,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。
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,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,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。唐三瞬间目光如电,向空中凝望。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顿时,”轰”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,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,直冲云霄。
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,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,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,所有的气运,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。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,摇身一晃,已经现出原形,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,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,九尾横空,遮天蔽日。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,稳定着位面。
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,否则的话,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祖庭,天狐圣山。
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,不仅如此,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,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,朝着内部涌入。
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,瞬间冲向高空。
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。而下一瞬,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。
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,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,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,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。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为您提供大神鹤城风月的明左最快更新
第1209章 总舵主出场了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sttgxc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