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,选种育种的部分工作完全可以交给老百姓。
提出这个观点时,郭守春持强烈反对态度:“老程,我知道你是为了他们好,也明白有那个大爷的影响,可选种育种是一件很科学的事,需要选择优秀的亲本材料和配置合适的杂交组合,选完还得确定组配方式,除了两亲本的单交外,还要两亲本以上的复交,包括三交、四交以及四个亲本以上的序列杂交。”
“这还没完,通过各种方式的杂交而获得杂交种子,只是创造所需要的遗传变异的第一步,对获得的新品系和新品种的育成,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实验过程。而小麦的一对纯系亲本的杂交,杂种第一代不发生分离现象,但到了第三、四代却还在继续分离,等到第五、六代杂种群体中的植株才趋于纯合,产生遗传稳定的后代。”
程诺看他说了这么长一段话,倒了一碗汤递过去。
郭守春推辞掉,脾气有些上头:“老程,我知道你是想让他们吃饱肚子,可科学他不是儿戏,是严谨的。前段时间你给我说过民国文盲率多少来着?”
程诺脱口而出,将后世统计的数据说出来:“80%左右,东南沿海低一些,西北内陆高一点。”
“你看看,我就说嘛。”郭守春两手一摊:“估计很多人他们自己名字都不会写,怎么可能干得了这个活。”
程诺笑笑,自己把碗里的汤喝完,擦擦嘴:“老郭,咱们农耕民族是把种地刻在骨子里的,几千年下来不会只是看天吃饭。”
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拿出一本笔记,翻到其中一页交给郭守春:“老郭,你自己看看。”
带着狐疑的眼光,郭守春瞅了他一眼后接下本子,将标注的一段读出声来:“取麦种,侯熟可获,择穗大强者,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,曝使极燥。无令有白鱼,有辄扬治之。取干艾杂藏之,麦一石,艾一把;藏以瓦器竹器。顺时种之,则收常倍。”
因为是文言文,程诺自打穿越以来就不擅长,特意把这段话摘录下来。
等他读完,程诺解释道:“这是《氾胜之书》中的一段,第一年‘择穗大强者’,第二年播种后‘则收常倍’,这么朴素的道理我们从汉代就知道了。科学是严谨的这没错,但农业不一样,需要接地气,扎根在农村这片土壤。”
事实上,发动劳动群众的力量在后面被我们发挥到极致。
如齐鲁省左侨生老大娘在1944年从直立型花生中发现一棵优秀的植株,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历经种种困难不断培育,推出了一个叫“复花生”的品种,成熟早、出仁率高、耐低温、抗旱好,南北方均能适应。
再比如著名的水稻晚粳良种“老来青”,就是农民出身的陈永康用“一穗传“的方法选育出来的,先后被15个国家引种,而他只读过三年私塾。
解放后由于开展了群众性的选种运动,大大鼓舞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,涌现出大批农民选种家。
2千多个优良品种中,约有2/3是各地农民选育出来的。
不是说读书无用,毕竟选种的方法需要科学的指导,而是说要扎根这片土地。
程诺看他还在回味这句话,趁着这段时间又给自己来了一碗荠菜汤:“老程,全国那么多地方,有种春小麦有种冬小麦,你就一双腿,跑的过来吗,即便跑的过来,得花多长时间。”
“那又何妨,刚好用这双腿丈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。”郭守春毫不在意自己,接着质疑:“即便我同意你去发动他们,可人家为什么支持咱们,你考虑过没有?”
“正因为考虑过,才觉得这个方法可行。”
“不是,怎么思考过,反而觉得行呢?”
程诺指着陶罐解释道:“就是因为他们吃不饱穿不暖,才更有动力去做这个,没有什么比能吃饱肚子更重要。哪怕一千人一万人中有一个人去做,办法就出成效了,我们可是有着四万万人。”
看着远处的麦田,程诺感慨道:“咱们做这个是为了理想,他们做这个是为了生存,天天都跟麦苗打交道,要挖掘这门潜力。”
郭守春听完若有所思,想来一碗荠菜汤,可打开罐子只剩下瓶底。
“老程啊老程,你也太不地道了吧。”
车队到达小王村后,停留了一段时间,程诺他们考察完便离开了,继续往别的方向走。
他是为了考察农村,郭守春则是为了考察农业,二者相互合作,调查的进展很快。
几天后考察结束,两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北平城。其中有悲伤,也有高兴。
悲伤在于农村竟然如此凋敝,很多农民宁愿为了逃税宁愿卖地逃荒,这样一来地方征不上税,便又加税,如此恶性循环。
高兴在于很多农民都保留着那份淳朴,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会抛弃那片土地。乡绅们听说将来推广新种子,除了一丝怀疑更多的是支持,表示愿意拿出部分良田当做试验田,毕竟这地一年比一年不值钱,就那一百来斤的产量干啥不是干。
回到家,看着院子里铺着青砖,程诺把李老三喊过来:“老李,赶明儿个你叫上几个人把这地上的砖都给掀了,留着走路的就行。”
“好嘞,不过先生,这漂漂亮亮的大院子,您弄他干什么,我这还想着哪天庙会买点小金鱼儿,弄个大水缸给您养着。”
程诺蹲下身,扒开一个来瞅瞅下面的土:“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什么,还得勤换鱼苗。这么大的一片地不种点东西可惜了,到时候你弄前院种麦子,后院种菜。”
此次出行,程诺的种植基因算是被彻底挖掘出来,现在回来看到这片空地觉得浑身痒痒,不种点啥心里就是过意不去。
“没问题,到时候一定给先生您办得漂漂亮亮的,不过咱为啥还得种麦子啊?”李老三不解。
程诺解释道:“试验田呀,自己得先实验着不是。到时候你跟郭先生多学学,让他教教你怎么选种育种,刚好你也跟麦子打了几十年交道了,上手肯定快,到时候出师了我办个农民学校,让你也当先生。”
“我也能当先生?”李老三有些难以置信,又惊又喜:“只要跟着郭先生学本事,照顾好这片麦地是吗?”
程诺鼓励道:“对啊老李,我看好你。”
听到确定的答案后,李老三兴奋的脸都涨红了,当即表示现在就是找人掀地板。
程诺站起来拍拍手上的土,摸着院子里的老杏树往上看,自言自语。
春天到了,老伙计该发芽了。
晶晶走到唐三身边,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,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唐三双眼微眯,身体缓缓飘浮而起,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。他深吸口气,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。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,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。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。
额头上,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,在这一刻,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。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,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,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。
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,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,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。唐三瞬间目光如电,向空中凝望。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顿时,”轰”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,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,直冲云霄。
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,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,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,所有的气运,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。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,摇身一晃,已经现出原形,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,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,九尾横空,遮天蔽日。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,稳定着位面。
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,否则的话,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祖庭,天狐圣山。
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,不仅如此,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,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,朝着内部涌入。
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,瞬间冲向高空。
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。而下一瞬,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。
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,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,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,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。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为您提供大神回到过去当学阀的程诺李老三最快更新
第四十七章 相信潜力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sttgxc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