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身体验,方知农耕之苦。
这些穷苦读书人,虽然没有像白鹿书院的弟子一样,亲身农耕。
可眼前的场景,也不由得让他们深思。
赵弘毅依旧是那副面瘫脸,静静的开口说道:“农人之苦,春日播种,夏日灌溉,秋日收割,到了冬日,也要面对官府的徭役,全年无休。”
“平日里,我们总是在说,农乃国家根本,可古往今来,有几个读书人肯俯下身尝试农耕的坚信。”
“圣人曰仁政,可不知农事,又何谈仁政。”
众人无语,这厮简直是把天下的读书人都给骂了呀!
然而,他们想要反驳,却又无话可说。
因为赵弘毅说的,句句在理。
哪怕是那些平日里的杠精,也是哑口无言。
赵弘毅又说道:“恩师讲同理,讲知行合一,讲业精于勤荒于嬉。”
“所以,才有了今天的这堂课,让学子体验农耕之艰辛,如此,方能知农。”
“知晓了农人之艰辛,接下来,才是劝农。”
“所以,书院就有了农学院,恩师规定,农学院弟子,必须人人都是老农。”
“何为老农?”
“一生耕作于田地之间,积累了无数种田的秘诀,如此老农,可称之为专家!”
“恩师说,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。”
“农事专家,才有资格劝农,其他人,只不过是凭着自己的空想罢了。”
“一位农耕就想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,可古往今来,劝农之人有多少,有几个可称之专家呢!”
“恩师又说了,即便是专家,也不可随意劝农,要拿出自己的成绩,证明自己有这个资格。”
“就想朝中武将们,没有灭国之功,何敢言自己乃当世猛将。”
“所以,大家也看到了,蓝田县无数田地上,都能看到农学院的诸多弟子在劳作。”
“即便是身为农学院院正的牛小公爷,也守着自己的农田在劳作。”
“他们,也在谋取自己在农事上的灭国之功。”
“今日这堂课,与其说为大家讲劝农,倒不如说,讲的还是恩师的知行合一。”
“便如朝廷前些日子所发的劝农书,想必各位都已经读过了,乃是孔颖达先生与朝中诸位大儒合力所作。”
“文章之灵动,之精美,之美好想必各位早有体会。”
“可是孔师等人,亲身耕作过吗,又在这田地里耕作几许呢!”
“孔师亦为白鹿书院的先生,在下所言,绝无半点不敬之意。”
“可孔师敢称老农否,若非老农,又何敢劝农呢!”
“孔师所为,便不是知行合一。”
“所谓的知行合一,便是你从书中学来的知识,那就去实践它,看他是否正确。”
“可若是不正确,有如何去做呢?”人群中,一名胆大的读书人开口问道。
“即便不正确,那改了便是啊!”一名白鹿书院的弟子大声回答道。
赵弘毅冲着那弟子点点头,笑着说道:“说的不错,既然书中所言是错误的,那就去找,去找正确的答案,改掉便是了。”
“可是书中乃是圣人所言,若书里讲的错了,那岂不是圣人也错了!”一名紧皱眉头的读书人说道。
圣人既然是是圣人,就不会有错。
若是圣人错了,那岂不是这天下读书人都错了。
赵弘毅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,或者说,有些木讷。
“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道理了,大道至简。”
“这位学子,可知何为道,圣人的道,又是什么?”
读书人们有些黯然了,圣人的学问博大精深,他们苦读诗书,也不过是管中窥豹,拾人牙慧罢了,又怎么敢说理解到了圣人的真理。
沉默半晌,赵弘毅笑吟吟的开口说道:“恩师说,圣人的道理,就是简单的仁义礼智信,论语里写的明明白白。”
……
读书人们,此刻竟然有些懵逼。
先生此言,这是何意啊!
四书五经,春秋典故,那里面可是包含了无数令人发省的道理。
无数先贤,为此皓首穷经,就为了研究是圣人的道,圣人的理。
可终其一生,都不敢说研究明白了啊!
就在这时,赵弘毅继续说道:“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。”
“四书五经,不过是为了告诉大家,为何要秉持忠孝仁义,什么叫做仁义礼智信。”
“无数读书人,为此,皓首穷经,甚至著书立说,可说到底,不还是说的这个道理嘛!”
“知晓了礼义仁智信,那边去做。”
“这便是大道至简。”
“圣人之道,便是让大家能够知晓,何为好,何为坏。”
“可如何知晓好坏。”
“便需要行。”
“如此,便是知行合一。”
“便如今日,我等在此耕地,知晓了耕地的难处,等日后入朝为官,便不会犯下孔师这般的错误。”
“又比如牛小公爷,小公爷他日做出了成绩,成为恩师口中的专家,便会去劝农。”
“而他的劝农,比不会如孔师一般!”
“因何呢?”
“因为他知晓农事,知晓如何能够让粮食增产。”
“偷偷告诉大家一句,牛小公爷如今正在研究一种南方传过来的稻种。”
“据恩师所言,这稻种如果能够在关中栽种成功,至少可一年两熟,此举,不知多少百姓因此获益。”
“再比如,白鹿原上,有弟子在研究,如何能让一块地,可以种植两茬粮食。”
“还有的弟子……”
“诸位,这就是大道至简,这便是知行合一。”
“他们,正在做的,就是圣人所说的道理啊!”
一时间,所有的读书人都沉默了。
是的,没有错啊!
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啊,为什么自己读了这么久的书,如此显而易见的道理,却始终领会不到呢。
人群之中,一名老者听了赵弘毅的一席话,忽然身子一颤。
他竟然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。
倒不是说,赵弘毅的学问有多么的精神,而是他的思路,一下子被打开了。
“先生,若是牛小公爷可称之为农学专家,那白鹿候呢,也是专家嘛?”
人群中,忽然有人大声问道。
赵弘毅看着那人,声音异常的鉴定。
“恩师博学,无一不通,无一不晓。”
“他人在某一领域做到了极点,可称专家!”
“而恩师,在无数领域做到了极点,其学识,在无数专家之上。”
“这样的人,我愿称之为,家父!”
晶晶走到唐三身边,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,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唐三双眼微眯,身体缓缓飘浮而起,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。他深吸口气,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。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,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。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。
额头上,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,在这一刻,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。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,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,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。
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,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,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。唐三瞬间目光如电,向空中凝望。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顿时,”轰”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,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,直冲云霄。
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,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,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,所有的气运,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。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,摇身一晃,已经现出原形,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,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,九尾横空,遮天蔽日。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,稳定着位面。
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,否则的话,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祖庭,天狐圣山。
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,不仅如此,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,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,朝着内部涌入。
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,瞬间冲向高空。
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。而下一瞬,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。
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,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,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,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。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为您提供大神一日三觉的这个贞观有点傻最快更新
第424章 家父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sttgxc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