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鲁国穷人才是大多数,本来“赎人领取补偿”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道德行为,可成为一种社会公德。而由于子贡的行为,把“赎人不要补偿”变成了新的、大多数人难以做到的标准。
由于大部分人无法做到,所以结果就是很多人明明可以赎人,但因为无法做到“赎人不要补偿”而望而却步。把只有个别人才能达到的道德行为变为普遍的社会公德,则无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行为,应该循序渐进,一步步引导百姓。
再比让一匹马驮一百斤,没有问题,让一条狗也驮一百斤,就会压死它。不同的时期,不同的社会人心,必须以不同的要求来循序渐进,不能一蹴而就,否则就会引起社会混乱。
礼的异数,就是如此。所以在礼制下,先亲近爱护自己关系最亲的人,然后再将对亲人的爱扩大到关系疏远的人,最后扩大到天下众生。
孟子说:将对自己父母长辈的孝,扩大到对天下父母长辈的孝爱;将对自己孩子的慈爱,扩大为对天下孩子的慈爱。
孟子又说: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而仁爱天下百姓,由仁爱天下百姓而爱惜万物。
儒家礼治,就是依据天下人心的状态,先建立等级秩序,然后根据这个秩序去引导,使天下百姓能先达小康,而后达大同。并非礼有意将天下分为三六九等,区别对待,而是在天下为私的社会,无法施行天下为公时的标准,必须先建立秩序,然后逐步引导、提升,使终能回归于道中,达天下为公。儒家走到终极层面,就是道,这是外儒内道的内涵展现。
所以礼会依据每个人所处的不同名份、地位、环境等,施行不同的礼节。根据亲疏、尊卑、男女、长幼等等顺序定人伦、建纲纪、立秩序。礼为每个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都定下了明确的位置,制定不同的礼节,使人人各居其位,各施其职,井然有序而大治不乱。
礼是效法天地宇宙,遵从天道,在人间所建立的秩序,定下的人之规范。礼将人的外在行为与行事标准,与道相对应。通过其所建立的秩序与规范,使人能由外而内的回归道德标准。
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堕落,越来越偏离大道,治国方式便越来越往表面上发展。礼的重心也由其背后的道义内涵,越来越往表面形式上偏离、发展,越来越注重表面的形式,而沦丧了背后道义,慢慢变得繁文缛节、流于形式。儒家便在历史的发展中,慢慢褪去了背后的仙气与灵秀,在越来越往表面发展的过程中,开始变得俗气、死板与迂腐,这也是儒家在旧宇宙成住坏灭宿命中的劫数。
最后再拿化妆对人类治国手段的发展作一个比喻:刚开始时是淡妆,主要依据先天的长相,展现天然真我的气质,表面只作适当的修饰、弥补,使人看起来自然、看不出化妆的痕迹为上。
越到后面,就越依赖于外在的妆扮,流于表面的修饰,完全掩埋了先天的气质,使妆化得越来越浓重、娇艳,最后就变成了“画妆”,使整张脸都是画上去的,完全迷失了原来的模样,但此时只要被水一洗便会露出底下所掩盖的丑陋虚假的面目。
九、礼治模型
现在,我们解析一下儒家依据礼义治国所形成的机制,即儒家礼治的模型。
《礼记·礼运》中说:圣人能够使整个天下成为一个家庭,使全体国民变成一个人,这并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,而是通过了解人情、洞晓人义、明白人利、熟知人患,然后才能够做到的。
什么叫做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,这七种不学就会的感情就是人情。什么叫做人义?父母慈爱、子女孝敬、兄长友爱、幼弟恭顺、丈夫恩义、妻子顺从、长者惠下、幼者顺上、君主仁慈、臣子忠诚,这十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就叫做人义。讲究诚信、维持和睦,这叫做人利。你争我夺,互相残杀,这叫做人患。
圣人凭借着礼来疏导七情、维持十义、推崇人利、去除人患,除了礼以外,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。饮食男女,是人的最大欲望所在;死亡贫苦,是人的最大厌恶所在。这最大欲望和最大厌恶,构成了人心日夜思虑的两件大事。
每个人都把心藏在肚子里,表面上难以揣测。人把美好与丑恶的想法都深藏在心里,从外表上谁也看不出来,要想统一治理好这些,除了礼之外没有别的办法。
这里说,圣人将整个国家化为一个家庭,将全国百姓变成一个人,然后以礼来治理。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微妙的治国模型,将一切化繁为简,建立起井然的秩序。
这个模型可以通过治理一个家庭来对应治理整个国家,可以通过管理一个百姓来管理全国百姓。也可以说通过这个模型以及其背后连带的机制,将整个国家对应到一个家庭,将全国百姓对应到一个人,只需治理好一个家庭便可使整个国家治理好,只需管理好一个百姓便使全国百姓被管理好。
圣人用智慧看透人性,洞悉了社会人心道德,从而将国家化为一个家庭,将天下百姓变成了一个人,而建立了礼治模型。通过这个礼治模型去一步步扩展、对应,由个人扩展、对应到天下,由家庭扩展、对应为国家,来建立秩序,达到天下大治。上一章所论述的,礼因人因事而异,将爱分为等差,将天下分等级,建立严明的秩序,建立等差模型。然后通过这秩序,这等差模型一步步对应扩展,循序渐进,将等差之爱变为博爱,将私转为公,将儒引入道。
不同的治国思想所建立的治国模型都是不同的,道家建立了一个无为而治的“小国寡民”模型,儒家建立了这个等差渐进模型。正如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所针对的人体层面与结构是完全不同的,但都能在自己的层面中治病,所以方式与产生的效果也都完全不同。
我们继续来分析一下,儒家礼治的模型:
《后汉书》中说:在家中对父母的孝,扩大到国家的层面,可化为对君王国家的忠,所以忠臣都出自于孝子之家。
在礼治模型中,国是由无数的家庭所组成的,称为国家。国可看作是洪观的家,是家的延伸与扩大;而家也可看作是微观的国,是国的基本构成单位与基础。过去君王家天下,将他的家扩大到整个天下,也是依据这个机制。
所以通过礼教的这个机制,只要处理好了家庭的关系,便能将其对应扩大到国家,使整个国家在这个礼治机制下同步被治理好。在家庭中,对父母的孝道,通过礼治机制扩大到国的层面,就化为臣民对君王国家的忠诚。
父母对子女的慈爱,通过礼制扩大到国的层面,就是君王对臣民、地方官员对百姓的仁惠、爱民如子,所以过去地方官常称为父母官。其它的关系也是一样,这些都是通过礼治机制一脉相承的,将国简化为一个家庭,通过礼教使国与家同治。
《大学》中讲: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这就是儒家等差渐进模型的层向对应。修身,是针对个体层面的,即将全国百姓化为一个百姓来教化管理,然后通过儒家礼治的机制层层对应到天下;齐家,是针对“家”这个由个体人所组成的最基本社会单位的;治国,是将“家”通过礼治机制进行对应扩展,扩展到“中国”这个洪观层面;平天下,则是针对“全世界”、“全人类”这个比国更洪观层面的,通过“中心之国”将文明教化传播至整个人类。
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”,通过这个礼治模型的这个自动机制,层层对应,将整个国家从微观到洪观贯穿于一体,使一脉相通,由一脉带百脉,推动了整个社会在不同层面的全面同步运转,运转整个社会机体。
《礼记?祭统》中说:孝子事奉双亲不外乎三件事,第一是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供养,第二是父母去世后要遵循丧葬之礼,第三是丧葬完毕后要按时祭祀。祭祀,是对父母死后的继续供养,是孝道的延续。
儒家还讲“事死如事生”。父母活着时的孝,在父母过世后,就延续为祭祀。再顺着儒家等差渐进模型延展下去,就延续为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。
而人类之始又生于天地,源自于神灵,以此再延展下去,最终便拓展升华为对天地神灵的信仰与祭祀,这就是祭礼。所以《国语》中说:“言孝必及神、昭神能孝”。祭礼将人间礼教与天地神灵相连接,导入了礼的终极内涵与道德的源头。
《礼记?祭统》中说:五礼之中最重大的礼莫过于祭礼。
祭礼是终极之礼,是诸礼的源头与终极层面。它是联系人类与天地神灵的枢纽,是人类对天地神灵的信仰、崇敬与感恩,是中华“天人合一”核心思想的表达。它将儒家礼教机制与天地神灵相连通,将礼的源头引入深层的天地神灵与精神信仰层面,导入高层的道德内涵之来源。
所以孝是儒家最基本的礼之义,诸礼义都可依据等差渐进模型,在孝这个基点上延伸发展出来。
《左传?文公二年》中说:孝,是礼的起点。
《礼记?祭统》中说:上则顺于鬼神,外则顺于君长,内则以孝于亲。
将孝扩大到国的层面,就是对君王国家的忠,这是等差渐进模型在同一层面的对应、延展;将孝向更高层的层面延伸,就是对天地神灵的崇敬、依顺与信仰,这是道德之源。因此儒家礼教中,非常重视孝,它是儒家礼义的入门起点与基础。
但现在,中华五千多年所形成的完备礼义毁于一旦。残存下来的那么一点点礼节,也只剩下一个表面空壳,完全丧失了背后的内涵道义。使得曾经世界最著名的礼义之邦,沦为最没有修养的粗俗野蛮之地,使现在的中国人道德沦丧、文明扫地,在国际上成为最没有素质的代名词。
现在中国社会的礼,已沦为贿赂与肮脏攀附、交易的平台,或成为一种彰显虚荣与攀比的工具。这种被变异的,完全失去了背后的道义内涵的礼,已成为一具行尸走肉,反而成为败坏社会道德的工具,加速了社会的崩解。
www.sttgxcl.com
晶晶走到唐三身边,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,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。
唐三双眼微眯,身体缓缓飘浮而起,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。他深吸口气,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。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,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。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。
额头上,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,在这一刻,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。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,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,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。
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,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,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。唐三瞬间目光如电,向空中凝望。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顿时,”轰”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,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,直冲云霄。
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,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,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,所有的气运,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。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,摇身一晃,已经现出原形,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,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,九尾横空,遮天蔽日。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,稳定着位面。
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,否则的话,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
祖庭,天狐圣山。
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,不仅如此,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,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,朝着内部涌入。
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,瞬间冲向高空。
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。而下一瞬,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。
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,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,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,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。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。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为您提供大神木亦羊的开局成了一只羊[综神话]最快更新
第 199 章 礼治模型免费阅读.https://www.sttgxcl.com